关于扑点球乱说几句

2007-03-13 10:21 阅读(?)评论(0)

关于扑点球乱说几句

张乔
2007.3.12



  1994年夏天,世界杯点球决胜让很多球迷产生了心理阴影。我对那届杯赛最深刻的印象是,球门非常大,也许是转播镜头的视觉误差吧,总之坎波斯站在球门线上时显得太袖珍了,我甚至觉得这么大的球门我也能踢进点球。此后每每观赏足球比赛,我都会留心观察球门,在印象中与94世界杯进行比较,至今我还是认为,玫瑰碗体育场上的球门最高大,所以扑点球的难度也更大。

  随着现代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防御体系的不断完善,球队越来越注重点球战术,于是阿邦丹谢里、布冯、里卡多以及卡西里亚斯们屡屡通过自己的神奇扑救为球队建功。现在普遍认同的扑球原则多半是扑一边,放弃一边,是一种赌的心态。

  我突然想到,守门员能不能逆向思维,采取等对手踢出皮球之后再行扑救的战术呢?说白了也就是守株待兔,也许可以利用这时候做立刻扑出去的假动作,让对手感觉好象助跑的时候,自己已经要鱼跃飞向一边了。

  我的理由主要如下:

  一、射手也在赌方向,不太敢赌角度。如今射点球越来越注重心理战,从眼神到脚上的假动作,为的就是让守门员判断失误,也就是说,只要守门员猜错了方向,哪怕是轻轻推射,皮球也能安然入网。既然如此,与其赌对手把皮球射向自己提前扑救的方向,为什么不去赌一赌对手射门的角度呢,他们难道总能够确保皮球飞向死角中柱入网吗?

  二、射中路的几率越来越高。站在球门线中点不动,守株待兔的战术正好适合正中飞来的皮球。齐丹在世界杯决赛上射点球,取向中路,皮球中门楣入网。以此为例,几乎每次点球大战都有射中路的选择,从概率学来看,选择这样的战术应该至少有一次收获成功,当然多多益善。

  三、扑救点球求快似乎不如求准更现实。不是每个门将都幸运到象莱曼那样在点球大战前能够获得一张写有妙计的小纸条。采取放弃一边的战术,最主要的优势便是节省了时间,至于这个时间量究竟节省了多少,是0.2秒,还是0.5秒,不知有没有专家进行过准确统计。如果没有,那么这种具有大众化的战术就缺乏说服力。这种战术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判断的成功率只有50%,一旦判断错了,就算飞身扑到观众席上也无济于事。好,那么是不是判断准确就一定成功呢?这里面还要排除角度极其刁钻或角度虽可及却力量极大的劲射,也就是所谓的必进球,成功率肯定明显少于五成。再看守株待兔的方案,虽然有提前量缩短的局限,但判断方向的准确率却是百分之百,一旦射手技术动作出现误差,预算中的死角必进球很可能改变角度和球速,这足以弥补提前量不够的问题。所以,这种战术的成功率在理论上应该不亚于赌边战术。

  四、别人都赌边,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对手感到不适应。出奇制胜,这本身就是一大优势。

  至于第五条理由,想了很久,暂时没想出什么。所以就此搁笔。


  声明:本人不懂足球,不研究足球,以上纯粹闲聊,乱说一气。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